编者按:
1839年6月3日,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,至6月25日结束,共历时23天,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,总重量2376254斤。
2014年8月31日,值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29周年之际,浙南林氏源流网(林氏源流网前身)曾推出林则徐诞辰230周年倒计时系列,并将此系列一直延续到2015年8月30日。现值虎门销烟180周年临近之际,林氏源流网特推出【虎门销烟180周年倒计时】系列,以此来纪念民族英雄林则徐!
【虎门销烟180周年倒计时8天】之
早年英国人心目中的林则徐
国家侨联主席的林军宗长为《海纳百川·林则徐》一书题字(林则徐公名句):
苟利国家生死以,岂因祸福避趋之。
可参见链接:国家侨联主席林军为《海纳百川·林则徐》题字
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山顶的真霄阁是香港著名旅游景点。这是一个专门展览各界名人蜡像的博物馆,其总馆位于英国伦敦,由蜡像雕塑家杜莎夫人于1835年创立。除香港外,还在阿姆斯特丹、纽约、拉斯维加斯、柏林及上海开设有分馆。香港分馆于2000年开幕,现展出约一百尊名人的蜡像,其中有孙中山、毛泽东、周恩来、邓小平、江泽民、胡锦涛、温家宝、姚明、刘翔、杨利伟等等。
不知读者是否知道,谁是最早在伦敦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的中国人蜡像?原来他就是“虎门销烟”的钦差大臣林则徐,而且据说展期还不短呢。一百多年前,有两个中国人到该蜡像馆参观过林则徐的蜡像,并将他们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,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。这两个中国人,一位是后来被尊为中国近代新闻出版事业先驱的学者王韬,另一位是当时清政府的外交官员刘锡鸿。
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,王韬有两年多时闲在的欧洲漫游生活。他在著作中记下了在蜡像馆见到“林则徐夫妇”的情景:“甫入门,即见有华人男女各一,侍立门侧,若司阍然。男则衣冠翎顶,女则盛服朝裙。余惊询何人,以林文忠公对。盖禁烟启衅,虽始自林,而因此得通商五口,皆其功也,故立像以纪其始。”数年之后,刘锡鸿也来到了这里。他的记载是:“入门右首,则林文忠公(则徐)像也……文忠前有小案,摊书一卷,为禁鸦片烟条约。上华文,下洋文。夫文忠办禁烟事,几窘英人;然而彼固重之者,为其忠正勇毅,不以苟且图息肩也,可谓知所敬。”
将上述两则见闻并列在一起,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。在刘锡鸿的笔下,英国人是因为敬重林则徐而为其立像。但按照王韬的说法,则是因林则徐挑起了鸦片战争,使得英国有机会达至“五口通商”的目的,故英国人塑像以作纪念。后一种说法,对于视林则徐为民族英雄的中国人来说,是绝对不可以接受的。
但历史的真相如何呢?笔者日前读《图象中国──早期西方摄影与明信片》(何伯英着,香港三联书店2008年9月出版)一书,为这个问题找到了可信的答案。该书中有一幅插图,是杜莎夫人蜡像馆展出林则徐蜡像时派发的宣传单张,主图为穿着清朝服饰的一男一女相对而立的画像,背景是当年在欧洲流行的“中国风”庭园景色,单张上以大字印着“钦差大臣林则徐与他钟爱的配偶”,再仔细读那些较小的文字,赫然发现这样字句:“对华战争的始作俑者”,“二百五十万英镑英国财产的销毁者,他和他的小脚老婆是唯一在我国被展示的这类人物”。其中所谓“英国财产”是指被林则徐销毁的鸦片。这就是当年英国人心目中的林则徐,言语中透露出的是轻蔑、嘲讽与仇视。由此看来,王韬所述基本接近史实,尽管这让许多中国人很伤心,但却是那时英国人对林则徐的真实评价。(编者注: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,在那个时代背景下,唯有林公敢对他们所谓的“英国财产”下手,这也正说明林公之伟大。)
从宣传单张的其他文字还可得知,此画取材自著名广东画家林官(Lam Qua,即关乔昌)的《生活》。林官原为一个在华英国家庭的男仆,后师从英国画家钱纳利,终成为以英国风格作画的中国画家。他的作品曾在伦敦皇家艺术院展出,也是第一位在美国开画展的中国艺术家。
岁月如白驹过隙,百多年的恩怨情仇已随时光流逝而消散。或许应在伦敦与香港(或上海)的蜡像馆里添置一尊林则徐的蜡像,任由两国后人做出他们自己全新的评价吧。
注:林公在杜莎夫人蜡像馆中的蜡像图片编者通过网络搜索而未得,望有该照片的热心网友能提供一些,万分感谢!
(摘编自香港《文汇报》作者:司徒一凡)
虎门销烟180周年倒计时系列
【倒计时24天】之国家侨联主席林军为《海纳百川·林则徐》题字
【倒计时12天】林鸿汉:源于林氏基因的“禁毒英雄”(林则徐六世孙)
《海纳百川·林则徐》
中国侨联主席林军题写封面
林政则、宋楚瑜、秦金生、林剑丹名家等题字
购买《海纳百川·林则徐》
赠送《中华林氏源流研讨会论文集》
购买请联系网站小编
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,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
0 Comments